400-085-3274

13887641154

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医美行业分析

2023-11-25 21:53:08

  Z时代+颜值经济+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在“变美”方面持续投入。2016年,刘一鹏发表在《经济评论》中的一篇研究文章称:相貌低于平均水平,收入也会显著地降低。相貌低于平均水平的男性劳动者,工资率降低17.8%,女性劳动者工资率则降低了9.5%。颜值即正义,美貌是生产力,容貌焦虑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想要借助外在的手段变美。医美这个曾经冷门的医疗板块,在资本、技术、明星效益和容貌焦虑的刺激下迅猛增长。

  医疗美容:根据卫生部出台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定义,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最早起源于古埃及时期,是使容貌美丽的一门艺术。

  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指的是通过手术对胸、鼻、眼皮及其他身体部位进行侵入性的改变,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外观。手术类医疗美容按照部位又可分为五官医疗美容、美体医疗美容、皮肤医疗美容、口腔医疗美容、其他医疗美容等,比较常见的项目包括眼部手术、鼻部手术、胸部手术和瘦身等。

  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又称为微整形,主要包括注射疗法和激光疗法。注射疗法指通过注射肉毒杆菌、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等材料达到消除面部皱纹、凹陷的目的。激光疗法使用激光收紧深层皮肤,去除色素,重塑肌肤表层。

  (2)1818年,德国外科医师Carl Ferdinand von Graefe发表专著《鼻整形》首先使用了“整形”这一术语。

  (3)现代整形美容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9年),Dr. Joseph为无数德国士兵面部进行手术。随后,整形手术逐渐成熟并开始普及。1920年,Dr. S. Noel在除皱术和重睑术方面闻名于世,开创整形美容的道路,受到爱美人士的追捧。

  (4)20世纪中期,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大量组织缺损和畸形病例的产生,促使一部分以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外科为主的医生投入到整形美容外科的研究,整形美容外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英国士兵的第一次现代整形手术)1955年,国际整形外科医师协会在斯德哥尔摩成立,整形美容外科作为一个新兴医学学科步入规范独立的发展轨道。1992年,肉毒素正式应用于临床,微整形问世,标志着医疗美容行业进入成熟期。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33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144亿美元,2022年将增至155亿美元。

  2018-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约为2274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0%。据更美APP发布的《更美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预测,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增速超过16%,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643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115亿元。对标美国渗透率约为中国的10倍之多,国内医美市场未来至少还有5倍增长空间。

  随着医疗整形美容行业不断发展,每年有几十万人接受各类医疗整形美容手术。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用户规模1813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19.3%;预计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093万人,同比增长15.4%;2023年将达到2354万人。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医疗美容相关企业数量呈调整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相关企业数量200959家,同比增长122.5%。

  从中国医美机构分布来看,2021年中国医美发达城市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杭州、重庆、南京、青岛和西安.

  从城市分布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是医美消费主战场,医美消费人群占比75%,二线城巿消费人群数量近三年来持续增长,至2021年,这一群体比例已经达到18.33%。

  从中国医美用户性别分布来看,中国医美用户以女性为主,但近年来,男性消费群体不断壮大,未来也将成为医疗美容市场的重要消费主体之一。2021年中国女性医美用户占比87.44%,较2019年减少2.58%个百分点;男性用户占12.56%,较2019年增长2.58%个百分点。

  在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用户中,主要以90后、95后为主,各占36%、24%;00后占19%;80后占17%;70后及以前仅占4%。

  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来看,18-19岁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41%;20-25岁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51%;26-30岁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57%;31-35岁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60%;36-40岁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61%;41岁及以上年龄段消费2次及以上的人群占60%。

  2019-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非手术用户占比持续提升,从72.6%提升至83.1%。共增长了10.50个百分点。

  相较于需要手术的医美方式,非手术的轻医美则更加的安全、灵活,且恢复期更短,成为越来越多爱美者的选择。根据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医美项目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为49.2%,与手术类项目差距不大。

  根据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医美项目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为49.2%,与手术类项目差距不大。用户规模发展速度比较快,2021年较2020年增长了20.59%。

  轻医美的兴起拉动了玻尿酸等行业的发展,2020年行业规模已经接近50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2年玻尿酸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较2021年增长近27%。

  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除了注射玻尿酸,注射肉毒素也是轻医美的常见项目。2020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2022年或将超过60亿元,维持较高增速。

  3款再生类产品的商品单价高、普遍给到终端 75%左右的毛利率,有望 3 年内快速放量。

  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近期医美诊所纳入统一诊所管理体系,体现了国家对于医美机构的导向并非打击与抑制,而是持续推动规范化发展。

  行业监管:重在防范风险和引领正确价值观,而非类教培管理;未来多部门联合执法、注册 证持续增多背景下预计适应症从严、医美广告监管等将进一步增强;对新材料 新产品持积极开放态度,但安全标准或更高,造假惩处力度或更大。

  我国医美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医美原料供应商和医美器材提供商;中下游包括正规机构和非正规美容机构。此外,还有行业营销端。正规机构主要是指公立医院的整容科、大型连锁医美集团、中小型民营医美机构等,非正规机构是指私人诊所和美容院等。上游集中度高,中下游较为分散,仍有较强的集中度提升空间。

  医疗美容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原料生产商、产品/设备制造商、中游-医美机构、下游医疗美容营销平台。

  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上游医疗美容用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制造商,负责研发并生产医美用品,按生产产品类别可进一步细分为医疗器械和药物供应与制造商。严格的审批流程导致上游竞争格局较好,上游厂商投资价值凸显。代表性企业有华熙生物、爱美客、三友医疗等纵观整个医美产业链,上游原料生产、耗材和器械商企业相对集中,单个企业反而处于医美产业链利润高地,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

  一方面,上游环节盈利能力最强,尤其是药品耗材厂商的毛利率高达70%-90%。以注射用玻尿酸针剂为例,以爱美客为代表的终端产品生产商加价倍率最高,毛利率较其他环节更高。医美产品生产厂商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

  在整个产业链中,医美产品生产厂商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上游环节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监管政策且研发投入较大,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壁垒较为稳固。

  医美产品上游生产商需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其中三类器械从立项准备到审批结束需大约5年的时间,因此上游的参与者相对较少,高昂的时间成本让后来者望而却步。

  同时,由于下游医院/医美机构由于高度分散,无法联合起来与产品/器械生产商议价,因此生产商拥有较为强势的议价权。

  上游产业同免税行业类似-具备一定“牌照”属性,过硬的拿证能力是致胜的基础,同时兼具需求洞察力+强研发力+完善的渠道力+丰富产品矩阵的企业可获行业红利外的成功。

  医美上游主要包括各类医美原材料、医美产品、医美仪器(如光电类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典型的上游厂商需长时间沉淀,具备较高的牌照与技术壁垒。

  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市场高度集中,中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及技术均为全球领先(按销量计市占率81%)。其中华熙生物是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龙头,加上并购的东辰生物,全球市占率高达47%;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发酵法生产玻璃酸钠原料药和药用辅料批文准号,并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护城河深厚。鲁商发展旗下焦点福瑞达是全球第二大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商(市占率 13%),产能覆盖化妆品和食品级玻尿酸原料。

  根据新氧大数据,国内注射类医美产品以玻尿酸和肉毒素为主。19 年玻尿酸/肉毒素在注射医美的市场份额分别达66.6%/32.7%。从竞争格局来看:

  目前国内玻尿酸市场为红海市场,已有近 40 款注射用透明质酸产品获批,其中海外品牌占据 7 成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产品牌通过产品迭代、产品创新及差异化定位抢占市场。国内产品线最为全面的注射医美龙头爱美客, 21Q1 受嗨体及熊猫针驱动,业绩超预期,童颜针有望于今年上市;华熙生物布局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功能性护肤品与医美产品相互赋能,5 月推出的御龄双子针与肉毒素形成联动;华东医药早年通过代理韩国伊婉切入医美赛道,少女针获批后产品放量值得期待。

  国内肉毒素仍为蓝海市场,随着吉适和乐提葆的获批,肉毒素行业竞争格局由双龙头转向四强争霸。肉毒素成为终端机构拓客工具的趋势渐显,成长逻辑明确。虽然各公司积极进行布局,但由于肉毒素技术门槛高,审批流程漫长,预计行业将有 2-3 年的“空窗期”。四环医药独家在国内代理的乐提葆功效强+填补保妥适和横力的中间价格带,有望获得充裕时间站稳脚跟,抢占市场。

  医美仪器市场以国外产品为主导(肯德拉、赛诺秀、科医人等),昊海生科通过并购欧华美科,扩展射频、激光医疗设备及家用仪器领域、复锐医疗科技子公司 Alma 是全球领先的医用激光,光子及射频设备生产厂。

  结合功能性护肤概念,多家公司布局械字号医用敷料产品(成分温和,抗炎消菌,多用于医美术后护理或医院皮肤科患者),和已有医美产品/护肤品线相互赋能。贝泰妮作为国内功能性护肤品龙头企业,主品牌薇诺娜聚焦敏感肌护理,子品牌 Beauty Answers 品牌则聚焦医美领域的术后修护、抗氧化、肌肤年轻化等;并通过云诊疗系统+深度学术支持赋能医美机构,截至 21Q1 已完成百家医美机构的渠道建设。哈三联旗下品牌敷尔佳为贴片式医用皮肤修复敷料龙头,以销售额/销售量测算市占率分别为 37%/28%,均排名第一。

  近年来随着医美上游原材料行业的爆发,市场的关注度也逐渐蔓延到医美下游终端机构。早期下游机构粗放发展,营销模式成本高昂,导致行业经营情况难言理想。而随着监管政策不断趋严、以及新美大等优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行业规范度逐渐提升;同时,去年疫情也加速了下游机构的洗牌,未来行业将向规范度高的大型连锁化机构进一步集中。

  在此背景下,众多新玩家通过收购终端医美机构积极入局,提升企业价值。老玩家经过多年磨合经营管理模式趋于成熟,与时俱进,巩固现有优势。其中,朗姿股份凭借精细化运营+有效激励机制,21Q1医美收入高增 92%,西南医美龙头格局已现;华韩整形作为江苏医美区域龙头,旗舰医院资质全国领先,门诊部受益于强大的品牌辐射效应扩张迅速;奥园美谷初步完成医美全产业链布局,定位纯粹医美;瑞丽医美多年深耕浙江,鹏爱医美国际多年深耕华南,均为在当地积累了较强的品牌力与较大客户群;苏宁环球16 年切入终端赛道,未来继续加码医美业务。

  医美行业具有两大痛点,一是机构鱼龙混杂,不合规、不合法现象较为严重,消费者与机构信息不对称。二是获客成本高企,营销同质化效率低下。

  医美垂直类平台及线上大众类平台的出现精准打击了此两大痛点,一方面,新氧等医美垂直平台加深了消费者与机构、消费者与消费者的互动,从而减轻信息不对称,缩短消费者的决策周期。另一方面,新氧等互联网平台相对于以百度竞价/线下广告为主的传统营销模式,大幅提升了营销效率,降低了机构的获客成本。垂直类医美平台龙头新氧通过“媒体+社区+电商”的商业模式,打通医美顾客、机构、医师、咨询师、厂商 5 大市场参与者,助推医美行业发展,目前入驻机构已达 6000 余家。

  在颜值经济蔚然成风的当下,医美在年轻人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人数超过1800万人,是2017年的4倍多,较2020年增长19.27%。

  2018-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约为2274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0%。据更美APP发布的《更美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预测,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增速超过16%,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643亿元。

  相较于需要手术的医美方式,非手术的轻医美则更加的安全、灵活,且恢复期更短,成为越来越多爱美者的选择。根据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医美项目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为49.2%,与手术类项目差距不大。

  尽管我国医美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医美市场发达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渗透率显著偏低。2014-2019年,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由2.4%增加至3.6%。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接近4%,日本、美国、韩国的医美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1.1%、16.8%和21%。

  要达到日本医美的渗透率,我国医美市场还有接近3倍的发展空间。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中国的医美市场渗透率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整个行业扩张的过程中,轻医美的受众面广、门槛低、复购率高,更有可能提升市场整体渗透率,成为我国医美行业的主要增量市场。根据我国医美市场发展规模和现状,预计我国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持续提升,同时,预计轻医美市场将保持年化16%的增速,到2026年,我国轻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我国在医美监管法规的完备及成熟、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监督、执法程度的严格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中国近年来医美行业政策立法严格化、监管落地化引导医美行业走向合规化不断导向行业健康高速发展,在我国政策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锂电10年前十城千辆、光伏十四五规划,在那之前,即使行业有无限光明的未来,资本市场也是唯唯诺诺。回到医美行业,最好的例子就是2017年之前,医疗美容没有进入到全国范围监管部门的主视野,2017七部委联合整治是全国第一次关于医疗整形机构的部委级整治,主要整治方向是假货和水货,2017之前玻尿酸、肉毒、胶原蛋白等有大量的非法注射物,可在整治之后,华熙以及兰州生物直接崛起。

  根据多家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基本是共识(乐观的有看到7000亿),兴业证券根据不同年龄段诊疗次数、平均诊疗费用、渗透率等预测指标,甚至测算出我国2045年,医美空间能达1.6万亿

  导致医美行业高增速是有其必然性的,其一,上文提到的我国渗透率较国外显著偏低;其二,我国国力强盛叠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时代的趋势,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些因素都会让资本介入该市场,如新氧医美APP的MAU(月活)于2021年1月突破1000万,而16年1月其MAU不足60万人,短短5年时间翻了十七倍,尤其在20年有明显加速的趋势,再如爱美客华熙上游企业的上市、朗姿奥园苏宁环球等中游企业跨行介入,都将促进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其三,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空间来看,当前全球医美行业增速稳定在5%-10%之间,在达到国外渗透率之前,中国医美市场预计可以保持高速发展。

  保守认为按2025年4000亿总的医美市场规模去测算是比较合理的,行业5年内增速能达到20%-30%。